《翻玩看世界:天才達文西的發明》點讀立體書|英國紙藝大師獨創|認識科技始祖達文西|各種驚人發明與藝術素養|KIDsREAD點讀筆推薦

《翻玩看世界:天才達文西的發明》

我們為什麼要陪孩子認識達文西呢?

因為在這位五百年前的天才身上,藏著一個很重要的秘密:好奇心比天賦更重要。

很多人對達文西的印象只停留在羅浮宮中那「蒙娜麗莎的微笑」,以及耶穌與十二使徒的「最後的晚餐」。

但你知道嗎?他既是畫家,也是發明家喔!除了研究飛行,又研究人體。對他來說,藝術和科學不是分開的,而是相互交織的兩條路。

翻開他的手稿,你會發現:有些發明在當時並沒有成功,但幾百年後,卻啟發了科學家的研究;而他的畫作,至今仍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。

穿插一則跟達文西有關的冷笑話:

在諾丁丘這部愛情電影中,我很深刻記得(因為每次看每次笑)

當休葛蘭飾演的男主角假扮記者採訪電影明星時,他問了在場一位童星:「妳過去的作品中,最享受與哪一位演員共事?」女孩回:「李奧納多。」

休葛蘭飾演慫包不追星所以不懂,補了句:「李奧納多,達文西?」(就是今天這本書的偉人)

女孩傻眼回:「是李奧納多…..狄卡皮歐。」我真的快笑死。

達文西對科技的影響有:

工程與機械:他設計了齒輪、滑輪、螺旋槳、潛水裝置,甚至是早期的戰車和機械人。這些設計雖然在他生前沒有被實現,但很多概念被後來的工程師沿用。

飛行研究:他仔細觀察鳥類飛行,留下數百張飛行器草圖,為人類飛行的想像開了先河。

解剖學:他畫下極其細緻的人體素描,遠超過同時代的醫學理解,對後來的醫學研究有深遠影響。

達文西對藝術的影響還有:

名畫經典:《蒙娜麗莎》、《最後的晚餐》等作品,至今仍是藝術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。

透視與光影技巧:他發展出細膩的透視法與光影運用,影響了整個文藝復興乃至現代藝術的發展。

藝術教育:他的素描、草稿和筆記本,讓後世理解「藝術創作不是靈光乍現,而是反覆觀察、實驗和推敲」。

好奇心與跨領域思維的榜樣

達文西最迷人之處,不只是畫畫厲害,而是「他對世界的每件事都充滿好奇」。 他既研究飛行器,又研究人體解剖;既畫出藝術經典,也發明機械裝置。

這種跨領域精神,就是今天所說的「STEAM教育」:科學(S)、科技(T)、工程(E)、藝術(A)、數學(M)的結合。

失敗也能激發未來的啟發

達文西的許多發明,在當時並沒有真正成功。但他的想法、圖紙,卻在幾百年後啟發了後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。

孩子在閱讀時會發現:失敗不是結束,而是創造新想法的起點。

藝術與科學同樣重要

我覺得亞洲的父母會很需要建立這樣的全人概念,因為亞洲教育一直以來分最清楚的就是「文組」或是「理科組」,很少人能想像其實藝術與科學、文組和理工組,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學習,缺一不可。

在達文西身上,我們看到「科學和藝術不可分開」,他用科學的眼睛觀察世界,用藝術的方式記錄和表達。

孩子可以學到:既能用數學與邏輯思考,也能用畫筆和想像力創造。

陪孩子讀達文西,不是要他們成為小小科學家或小小畫家,而是讓孩子看見:

👉 原來失敗也可以是創造的起點

👉 原來科學和藝術可以同時擁有

👉 原來對世界保持好奇,就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

《翻玩看世界:天才達文西的發明》就是這樣的一本書,它用翻翻、推拉、點讀的互動,帶孩子走進達文西的工作坊,親手體驗想像與發明的樂趣。

多種玩法與情境故事點讀,帶著孩子近距離觀賞巧妙設計的動態摺頁

我一直都認為,KIDsREAD點讀筆能夠勝出市面上所有競品的原因是:

他們非常用心在「提升孩子的內在驅動力」!因此在產品開發上,總是願意付出額外的努力與成本,提供真正的「互動性學習」。

每一本KIDsREAD出版的點讀書,都讓我的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有著驚奇的體驗,除了精緻的點讀埋碼、以及裡頭滿滿含金量的音檔、致力於雙語故事書的推行;最讓我感受到高CP的絕對是「幫助孩子記憶與理解」所精心錄製的中文劇場版故事。

所有的平裝套書絕對都不會有,只有獨家點讀版才有,一定要買點讀版的呀!!

還記得絕版的《英語探索小百科》以及《翻玩看世界》前兩集中的中文劇場版故事嗎? 非常令孩子喜愛的唧唧咕咕東~這次,小青、阿林和魔鏡再次登場囉!

姊弟檔小青和阿林,與一面會說話的神奇鏡子—魔鏡,一起四處探險學知識。在《翻玩看世界:天才達文西的發明》中,小朋友即將跟著小青、阿林和魔鏡一起回到過去,聽達文西本人親自介紹他的得意發明與創作理念。

書中的每個主題單元跨頁都會融入結構完整的劇場內容,與內文的知識點相互連接,相輔相成,彷彿在觀賞一齣精采的舞台劇!!

這就很像我們小時候聽的科普錄音帶的概念,透過家庭故事與遊歷,將情境故事浸潤式地刻印在孩子心中。

老實說,我到37歲了都還是永遠記得當年聽過的故事錄音帶,耳朵與聲音的記憶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太強大了。千萬別錯過小腦袋瓜還是海綿的時期,給他們什麼都是全盤吸收!!

隨書附贈的點讀小卡,當無法帶書本出門時就帶小卡即可。

只要將其放進點讀小卡收納冊中,孩子就能隨時點選精彩故事聆聽。

接下來~讓我們一起手掀開翻頁、轉動轉盤,帶領孩子一起穿越時空,認識「天才達文西」的驚人發明,發掘達文西留下的筆記手稿、與精美畫作。

內頁精緻還原達文西最神奇的發明!從飛行、軍事、水力、建築和機械等領域探索,小朋友可以拉動機關,動手玩玩,操作飛行器及各式各樣的機械,近距離體驗達文西遺留下來的寶藏!

本書由英國紙藝大師 / 立體書創作者David Hawcock所製作的精美立體書。David Hawcock是英國的紙藝工程大師,以製作精美立體書(pop-up book) 聞名,而本書為他旗下的自然系列之最新作品。

書中的每一頁都藏有翻頁、活動機關,以及可移動的零件!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根本玩得不亦樂乎,根本不知道自己「在學習」,好奇心與內在驅動力都在閱讀點讀書時展露無遺。

內頁圖文開箱

• 精裝點讀書 1本 (25.8x32cm)
• 點讀小卡 1張 (7.5x10.5cm)
※  分階閱讀:STAGE 3/4
※  適讀年齡:3-4歲親子共讀|4-6歲可自己閱讀

點讀功能說明

點讀筆點每個跨頁左上方的喇叭圖示,會逐一播放該單元的情境故事;

若要聽完整版全書不暫停的情境故事,則是點選第一頁右上方的喇叭圖示。

點讀筆點選頁面上的插圖,則可聆聽音效或對白;點擊文字則是聆聽文字內容朗讀👉是訓練認字與閱讀的好幫手。

點讀小卡雙面皆可點讀,暫停鍵很好用,小朋友中途要上廁所就可以暫停故事,回座位後繼續從剛剛暫停處開始聽。

《翻玩看世界:天才達文西的發明》逐單元介紹

單元一:飛行

「天空中的鳥兒,自由地拍打翅膀。達文西看著牠們,心中升起了一個念頭:人類也能飛起來嗎?他仔細觀察蝙蝠的翅膀,畫下了成千上萬張手稿。翻開這一頁,你會看到他設計的巨大翅膀。

「飛行」單元的內容圍繞著達文西的「飛行夢想」,透過他觀察鳥類和蝙蝠飛行的手稿,讓孩子們了解他對飛行器的早期設計和探索。

雖然在他的時代,這些飛行器都沒有真正成功,但他的想像力,卻替後來的發明家,打開了一扇通往天空的大門。」

翻開書頁,可以看見仿造蝙蝠膜狀翅膀的手稿;拉一拉控制桿,你會發現翅膀真的開始拍打了!

這就是撲翼機,一台模仿鳥類振翅的飛行器。

書中還能透過立體裝置親手操作不同飛行模型,理解人力飛行的困難與限制。這個單元不僅揭開飛行器的奧秘,也讓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,體會達文西源源不絕的創造力。

達文西從鳥類和自然力學中獲得了航空設計的啟發,他的手稿為滑翔翼和飛行傘的發展指明了方向,但他設計的撲翼機在技術上因體重問題,未能實現人類的有效飛行。

達文西受到大自然啟發,為航空技術的發展奠定基礎。 後來的滑翔翼和飛行傘,其靈感來自於他的手稿。 達文西設計的撲翼機,雖然模仿鳥類飛行,但因過重而無法由人力驅動。

翻到「垂直飛行」這一頁時,我跟孩子說:「你看,達文西不只想過滑翔,他還夢想過能往天空直直升起,就像我們今天看到的直升機!」

他觀察過蒲公英的種子怎麼隨風飄下來,也注意到楓葉在空中旋轉的姿態,甚至還研究過蜻蜓四片翅膀一同拍動的節奏。原來,大自然就是他最好的老師。

這一頁,我們不只是看見達文西的發明,而是跟著他一起體會:自然裡的每一個小細節,都可能變成創新的靈感。

隨著小手拉開,降落傘立體彈出來,孩子立刻明白:哦,原來空氣能幫助東西慢慢落下。接著再翻開旁邊的螺旋槳機關,就能看見像風扇一樣的裝置,轉動之間,模擬了空氣往下推的力量。

還有一個我最喜歡的小機關,是蜻蜓的四翼。孩子轉動裝置,就能看到翅膀一同拍打,模仿昆蟲飛行的節奏。

單元二:軍事機械裝置

翻到這一頁,我們來看看達文西設計的軍事機械吧!在他生活的時代,戰爭很常發生,所以他也想辦法用發明來保護人民。

翻開 迫擊炮 這個小機關,你會發現這是特別的炮台,可以同時發出兩個炮擊,威力加倍!讓孩子用小手轉動看看,就像在體驗一場小小科學實驗一樣。

投石機的機關,小手拉一拉,再放手~石頭就飛出去了!達文西用槓桿和重力來讓石頭射得更遠,這就是物理原理喔!

又一個把大自然的秘密變成新的發明,達文西從螃蟹的外殼得到靈感,觀察螃蟹的外形和習性,設計了先進的裝甲車。

🦀當我們翻開這個像螃蟹殼一樣的翻頁,會看到一台木製的裝甲車!

它的外型堅固,不僅擁有如同螃蟹般堅固的外殼,內有多個砲管,能從各個方向發射攻擊。

擁有早期移動技術:: 車輛底部有輪子,駕駛員可用曲柄控制移動,這項設計概念也就是當今坦克車的原型,與現代坦克車非常相似。

達文西甚至還想過,要怎麼樣才能讓炮彈射得更準?所以在這裡,你可以看到他研究的角度設計,就像我們現在的火砲一樣,可以調整方向和高度。

單元三:水利發明

在達文西的眼裡,水就是大自然最重要的力量。他還想過,要怎麼樣才能用水來發電、推動機械,甚至想設計一種能在水面上行走的裝置喔!

達文西非常喜歡觀察水。他常常看著水流,還在手稿裡寫下:『水在旋轉的時候,越靠近中心,速度就越快。』是不是很像我們倒水時,水流在杯子裡轉圈圈的樣子呢?

當他住在威尼斯時,他發明了一套潛水服。你看,這是連身的皮革衣服,頭上還有袋子狀的面罩,裡面能吸進空氣。這在那個時候是非常早期的潛水裝備呢!

他還設計過一艘特別的船,靠船員腳踩踏板,帶動旁邊的大槳輪前進。這樣一來,就不用依靠風力,船也能走直直的路。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型輪船,就是從這種明輪船慢慢發展出來的!

單元四:建築與工程

達文西還想過要蓋一座很理想的城市。

轉動機關可以看到有好多不同的防禦設計,他希望人們住的地方既安全又美麗。

右上角這座可攜式橋橋很特別,不需要用釘子或螺絲,光靠結構本身就能站得穩。雖然當時的人覺得太奇怪而沒有採用,但現代的工程師後來證明:原來這座橋真的能用!

書本裡頭還附贈小教具,讓孩子們動手蓋橋。

他的筆記裡有好多草圖:除了剛剛提到可以隨時收起來的『可攜式橋』,還有能旋轉的大吊車、還有可以升降的柱子。甚至,他還想過要蓋一整座理想城市呢!」

理想城市

「在達文西心裡,理想的城市是分層的:下面是馬車和商人走的地方,上面才是行人散步的區域。這樣子既乾淨又安全。

雖然在他那個年代還沒辦法實現,但幾百年後,我們現在的城市裡,其實已經有了這種設計呢!

單元五:藝術與繪畫

達文西雖然一生只完成二十多幅畫,可是每一幅都好厲害。他最有名的就是《蒙娜麗莎》和《最後的晚餐》。他特別擅長畫人物的表情和姿勢,所以作品看起來很真實,影響了後來好幾百年的藝術家。

在這個單元,翻翻看小拉頁,就能看到他是怎麼構圖的,還有怎麼用光線讓畫面看起來更真實。

對達文西來說,藝術和科學一樣,都是在探索世界的方式。有趣的是,雖然他沒有留下很明確的宗教信仰記錄,但他接受的工作常常跟教堂和祭壇有關。

這一幅《最後的晚餐》,描繪的是耶穌和門徒最後一次一起吃飯的場景,畫面中每個人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都好逼真…. 至今依然無人能超越。這幅畫就畫在米蘭的一間修道院食堂裡。

若在修道院吃飯時,抬頭看到這幅畫,是不是會特別震懾?」

達文西最有名的還是那幅擁有神秘微笑的《蒙娜麗莎》,目前坐落於巴黎羅浮宮當中。

單元六:機械

翻到這一頁有好多奇妙的發明!雖然是現代發明,但都跟百年前達文西的想法息息相關唷。

這裡甚至還有機械人、機器手臂,跟著推拉機關活動自如超逼真。

雖然很多東西在達文西那個年代還做不出來,但他在那個時代所擁有的想法,就像一顆顆小種子,後來慢慢發芽,最終都變成了真的發明。

他設計過會自己走的車子、會打鼓的機器,甚至還想挑戰『永遠不會停的機器』——也就是永動機。不過後來他自己也發現,這樣的機器在自然界是不可能實現的。

有些設計在他那個時代沒有被造出來,像他的自推車,大家一直看不懂要怎麼運作,直到2006年才真的被科學館做成可以運轉的模型。這是不是超前了幾百年呢?

單元:人體解剖學

達文西也非常喜歡研究人體。他做過很多解剖,畫下細緻的素描,為後來的醫學打下基礎。

他也觀察到,其實人的器官並不算特別精巧,和一些動物比起來,我們的感官甚至有點遲鈍。但即便如此,他仍然透過這些研究,把人體的秘密記錄得非常清楚。

他還畫過一幅很有名的《維特魯威人》,就是那個張開雙手雙腳的人,顯示人體有著和諧又精確的比例。像手臂張開的長度,剛好等於身高;肩膀的寬度是身高的四分之一;從胸口到頭頂大概是身高的六分之一。

他也觀察到,其實人的器官並不算特別精巧,和一些動物比起來,我們的感官甚至有點遲鈍。但即便如此,他仍然透過這些研究,把人體的秘密記錄得非常清楚。

這本書不只是介紹他畫的名畫,還讓我們看到達文西在機械、建築、水利和解剖學上的驚人想法。翻翻看書裡的小機關,會發現好多驚喜,原來這位文藝復興的大師,真的在各個領域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跡。

延伸閱讀:好奇心比天賦更重要的繪本

☑️ 小小書蟲俱樂部|中英雙語科普繪本:

■《小小書蟲俱樂部》第一輯:海洋、天氣 、交通工具、太空:https://reurl.cc/bEzOGX

■ 《小小書蟲俱樂部》第二輯:昆蟲、石頭、雨林、恐龍:https://reurl.cc/3xL8DL

☑️ 小不點,大夢想|《Little People Big Dreams》 閱讀素養名人繪本傳記:https://reurl.cc/RjgG6n

Previous
Previous

KIDsREAD點讀筆:繪本輕鬆升級點讀版不求人,為孩子量身定做「最有溫度的有聲書」|現成點讀教材選購攻略|KIDsREAD點讀筆推薦

Next
Next

調皮的Suzon:上學去&夏令營&野餐吧|雙語點讀繪本|KIDsREAD點讀筆推薦